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2021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嵩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:详细分析与实地考察经验总结:岳继超的实践与学习经历

    7月5日,我踏足大金店东侧的颍河谷地,实地考察了一番。这次经历让我对这里的地质条件有了更深的了解。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丰富多样,种类繁多,甚至有人将其比作“五世同堂”。现在,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次考察的所见所闻。

    颍河谷地的河流阶地

    7月5日,我抵达了大金店东侧的颍河谷地。那里,我首次目睹了河流阶地。我仔细观察并分析了这些阶地,分辨出了它们的类型。我发现,每种阶地都有其独特的特点。此外,我还深入探究了它们形成的原因,诸如地壳活动、河流冲刷等,这些都是阶地可能形成的因素。

    我继续绘制了颍河谷地的实际剖面图。在绘图时,我对现场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标注。这幅剖面图旨在清晰呈现颍河谷地的地质状况,便于后续的研究和查阅。

    嵩阳运动概述_嵩阳运动地质报告_嵩阳运动

    嵩山地区“五世同堂”地层

    嵩山的地貌非常独特,展示了太古、元古、古生、中生、新生五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和岩石。因此,它被称作“五世同堂”。这里的地质层构造非常完整,各个时代的地层都能清晰辨认。

    这些地层承载着约30亿年的地壳演变历史,就像一本厚重的地质编年史。它们默默静候,等待着我们一页页翻阅,逐步揭开其中的奥秘。

    嵩山地区三大岩石分布

    嵩阳运动概述_嵩阳运动地质报告_嵩阳运动

    嵩山地区有三种主要的岩石。花岗岩是岩浆岩的典型,它以坚硬的质地和独特的纹路闻名;沉积岩构成了古生界地层,页岩等岩石能反映出当时的沉积情况;变质岩则普遍存在于前古生界的老地层中,片麻岩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岩石。

    嵩山周边不到20公里的地带,记录了三次前寒武纪的陆地生成和山脉抬升现象,它们分别发生在约25亿年、18.7亿年和5.43亿年前。这些地质变化形成了角度不连续的界面和典型的构造遗迹,为地质学引入了“嵩山运动”、“中岳运动”和“少林运动”等核心概念。

    登封群和嵩山群观察

    登封群岩石种类繁多,分布较为零散,主要由片麻岩和页岩构成。该群岩自上而下可分为三部分:石牌河层、郭家窑层和老杨沟层。我们特别关注并研究了郭家窑层,对其岩石特性及风化状况进行了详尽考察。

    嵩山群遍布鞍坡市至新密市助泉寺的广阔地带,与登封群不相连地相接,嵩山群是嵩山主要高峰的构成部分,为嵩山雄伟的景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  各系地层情况

    嵩阳运动概述_嵩阳运动地质报告_嵩阳运动

    毛庄组主要由紫红色沙质页岩组成,层理分明,泥质结构明显。它与徐庄组紧密相连。虽然石炭系地层有所形成,但岩石露出地表的状况并不理想。它包括中石炭统的本溪组和上石炭统的太原组。这两组地层与二叠系相接,且其中含有丰富的可开采煤层。

    二叠系地层可划分为两个大统和四个小组。其中,上统由西山组和下石盒子组构成;而下统则由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组成。这些地层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联系,对于探究嵩山地质变迁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  嵩山地区构造与地貌

    嵩山地区的基础地层主要由古老的登封群和下古生代的嵩山群组成,这两层地层间的接触处是不连续且呈角度的。地表结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部分:首先是嵩山背斜,接着是从颍河至石道的向斜,然后是东西走向的断层,紧接着是西北走向的断层,最后是东北走向的断层。

    嵩山地区在太古代初期,地壳特别薄弱。当时,陆地的地壳与海洋的地壳同时存在。经历嵩阳运动后,嵩山地区进入了元古宙时代。长时间的风化与侵蚀导致山地逐渐变低,形成了盆地和浅海。在这一过程中,累积了大量的元古宙碎屑和粘土。新生代时期,新的构造活动导致了两次夷平面的出现。最终,形成了中山、低山、丘陵、台地和平原这五种多样的地形。

    您留意过我的嵩山地质考察之旅了吗?有没有哪个地层或地质结构让您特别好奇?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您的想法。顺便提醒一下,别忘了点赞和转发,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次探险。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eiliyangquan.com/html/tiyuwenda/9805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